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吐蚘

2011-01-17 23:12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技能准考证打印>> 技能考前准备须知>> 技能考前直播>>
技能实战模考>> 技能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查分>>

  证名。指呕吐蛔虫。蛔古作蚘,即吐蛔。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上方意在驱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温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乌梅丸。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用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张氏医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蚘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乌梅丸主之。”使君子、鹤虱、芜荑、槟榔等均有驱蚘作用。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直播】医师报名指导及复习备考公开课
2021网上报名/现场审核指导

直播时间:全年更新

直播主题:2021年报名/复习备考

直播老师:汤以恒、张钰琪、鸿儒、端木灵、俞庆东、章一芹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