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百年前的中国医生几乎全为全科医生

2012-09-07 19:09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今年七月一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一时间全科医生成为热词。一些个学者和所谓的专家,大谈特谈全科医生及其制度。然言必称“欧美”,是什么全科医生是出源于国外的一种成熟的专门学科,类似于家庭医生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洋奴思维。其实,一百年前的中国医生几乎全部为全科医生。理由如下:

  当是时,西医的概念刚刚引入,并没有形成气候,老百姓看病主要还是中医。主要还是草药。每一个中医大夫心目中“治末病”的理念根深蒂固。这种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远远比欧美的全科医生提前很多。并且,中医大夫虽然也有分科。但在统一的理、法、方、药系统思维指导下,几乎各种疾病都可以一显身手。分析辩证出所以然来。可以说,小病不在话下,大病亦可有所作为。所以,我认为百年前的中国医生几乎全是全科医生。因为他们也具备现代全科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

  但是,中医大夫作为全科医生,又有西医全科大夫所不可比的优势。如,治疗手法多样,药物的,非药物的,十八般武器均可应用。疾病诊断上,也不是完全依赖现代仪器,而是全凭大夫自身的一些玩意儿,来望、闻、问、切。最主要的是,针对每个病患都是个性化的治疗。用药:在品类上,在量上,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并且还根据气候特点,居住环境,个人年龄差异,体质不同,区别对待。称之为“三因制宜”。可以说,好的中医师是天生的全科医生。

  在中国,要重新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如果不突出中医特色,那么就不可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如果不以中医师为主培养全科医生后继人才,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出传统中医药伟大的宝库作用。甚至影响到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