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卫生部:将总结医改经验在全国推进医药分开

2012-09-27 09:2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卫生部10月12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工作进展和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上半年医疗费用情况分析。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医院运行监管处处长钟东波指出,药是治病手段,所以医院用药的范围取决于医院的功能定位。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功能任务不一样,它的用药范围就会有所不同。“从这一点出发,当时制定基本药物的307种,因为主要是为基层,就这一点当时我们是规定,县以上医院要优先配备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在符合功能定位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因为基本药物是成本效果最好的药物,只要是适用范围所有医疗机构都应该使用。”同时,钟东波称,由于各地情况不同,须由各级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地情况合理确定药品的比例。

    “公立医院改革最基本的问题还是机制上的改变。”钟东波表示,实行医药分开,破除以药养医是公立医院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特别重要的方面。卫生部要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结经验,下一步在全国推进医药分开。

    据介绍,目前,医药分开基本上有四个模式,一是支付方式改革,即《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推进按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的改革,在改变支付方式的情况下,药品从利润源变成成本,医院本身就有激励来规范用药行为,在看好病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费用。二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情况下,药品的费用收入跟机构本身利益是没关系的,它是一个激励中性化的机制。这种情况下,医院开始根据医疗常规、病人病情来使用药物。三是把医院的药房独立出来,药品的差价收入由政府统筹来还补给医院。四是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这种情况下,药品的使用跟医院的收入没有关系,对原来用药品加成弥补的医疗服务亏损,通过调价或者财政补助来弥补。

    针对这四种模式,钟东波指出,“我们下面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对不同模式利弊得失、适用条件进行总结评估,推出在全国相对比较可行的方式。我们国家各地的差异很大,难以全国一刀切推进一种模式,应当允许多种模式,推行医药分开有几个基本观点要梳理。”

    一是医药分开更重要是机制分开,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是把机构分开。二是医药分开,但不等于实行药品零加成,“收支两条线管理都可以达到医药分开的效果。”三是医药分开,“这个‘医’不仅是医疗机构,还有医生,所有医疗行为最后都要落到每个医生,对机构的激励机制理顺之后,对医生激励机制的理顺也很重要。”钟东波指出,医生的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对处方行为的监管对于医药分开也很关键。四是国家现在发展的基本医疗保障,医保对医院有调控制约作用。“在此背景下,推行医药分开比较好的方式,可能是支付方式改革,因为支付方式改革可以同步解决两个主体,医院和医生的激励机制,对于医院来讲是控制成本,对于医生来讲滥用药会增加医院的成本,医院也会对医生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钟东波表示。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