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专长)考试 > 备考资料

“8种刮痧疗法的种类”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2020-08-26 16:14 医学教育网
|

““8种刮痧疗法的种类”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1.刮痧法

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1)直刮法: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瘀痕为止。

具体操作: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术者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

(2)间接刮法:先在病人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称为间接刮法。此法可保护皮肤。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及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某些皮肤病患者。

2.挑痧法

术者用针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方法为:术者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刺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cm,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如有青筋的地方,挑三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瘀血。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3.放痧法

放痧法又分为点刺法和泻血疗法。

(1)点刺法: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量,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穴、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穴、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等。

(2)泻血疗法: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此法适用于肘窝、胭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病。

挑痧法及放痧法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针刺前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点刺时手法宜轻宜快宜浅,出血不宜过多,以数滴为宜。注意勿刺伤深部动脉。另外,病后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为防止晕针,患者最好采取卧位,术后适当休息后再离开诊室。

4.揪痧法

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自己食、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叭叭”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瘀点。

5.扯痧法

扯痧疗法是医者用自己的食指、大拇指提扯患者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表浅的皮肤和部位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头部、颈项、背部、面部的太阳穴和印堂穴。

6.挤痧法

医者用大拇指和食指在施术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紫红痧斑为止。

7.焠痧法

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在病人皮肤表面上的红点处烧燃,手法要快,一接触到病人皮肤,立即离开皮肤,往往可听见十分清脆的灯心草烧灼皮肤的爆响声。适用于寒证。

8.拍痧法

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体表施术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

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放痧法的分类和定义

【拔罐法的留罐时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2020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运用适当的拔罐方法

以上分享的““8种刮痧疗法的种类”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远 中医专长医师 《中医外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