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专长)考试 > 备考资料

中医专长医师证常考点: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021-11-24 17:12 医学教育网
|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专长医师证常考点: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特点

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西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二)诊断

1.病史

初发病者大多有外感病史,病久者有耳内反复流脓史。

2.临床症状

急发者,以耳痛逐渐加重,听力下降,耳内流脓为主要症状。全身可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症状。小儿急性发作者,症状较重,可见高热并伴有呕吐、泄泻或惊厥。鼓膜穿孔流脓后,全身症状逐渐缓解。病久者,以耳内反复流脓或持续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

3.检查,

发病初期,从鼓膜松弛部开始充血,逐渐发展到锤骨柄至紧.张部继而整个鼓膜红赤、肿胀,向外膨出,正常鼓膜标志难以辨识。鼓膜穿孔前,局部可见小黄亮点,初始穿孔甚小,或可见脓液从小孔闪动而出。病程迁延日久者,鼓膜穿孔较大,多位于紧张部,也可在松弛部,常反复流脓。

(三)鉴别诊断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种。急性外耳道炎耳胀、痒、疼痛、可伴听力减退,轻者外耳道皮肤弥漫性充血,重者耳道充血及肿胀,表皮溃烂,有黏脓性分泌物。临床应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机械性摩擦损伤耳道皮肤,可选用氯霉素甘油滴耳剂滴耳,肿胀明显者全身抗炎治疗。

2.耳疖

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以耳痛、张口咀嚼疼痛加重,外耳道局限性红肿为症状表现,4~5天后,符肿表面可见黄白色脓头,破溃后可有脓性分泌物。

(四)治疗

1.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一般来说,早期多为实证、热证;流脓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按其脓色,黄脓多为湿热,红脓多为肝胆火盛,白脓多为脾虚,流脓臭秽黑腐者,多为肾虚。

(2)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为主,根据病因分别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等法;虚证宜扶正为主,采用健脾渗湿、补肾培元等法。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排脓法的运用

(3)证治分类

1)风热外侵

主症:发病急,耳痛逐渐加重,听力下降,或有耳内流脓、耳鸣。伴发热、恶寒或鼻塞流涕,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检查见鼓膜红赤或饱满,或见鼓膜小穿孔及搏动性溢脓,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常用蔓荆子、生地黄、赤芍、甘菊、桑白皮、木通、麦冬、升麻、前胡、炙甘草、茯苓。

病初起风热偏盛者,可去生地黄、麦冬,加柴胡、薄荷;若鼓膜红肿、耳痛剧烈者,为火热壅盛,可加野菊花、蒲公英、地丁、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肝胆火盛

主症:耳痛剧烈,痛引腮脑,耳鸣耳聋,流脓多黄稠或带红色。全身可见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小儿症状较成人为重,可有高热、烦躁不安、惊厥等症。检查见鼓膜红赤饱满,或鼓膜紧张部穿孔,耳道有较多黄稠脓液。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常用龙胆草、黄岑、柴胡、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甘草。

若火毒炽盛,流脓不畅者,可选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疗效。小儿热盛易引动肝风,可加入平肝息风药,如钩藤、蝉蜕。

3)脾虚湿困

主症:耳内流脓多呈间歇性发作,脓液清稀,量较多,无臭味,听力下降或有耳鸣。全身可见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等。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检查见鼓膜浑浊、增厚或有白斑,多见中央性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肉芽、息肉。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聋。

治法: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常用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白芍、川芎、当归、金银花、桔梗、白芷、皂角刺。

有纳差、便溏等症者,加薏苡仁、砂仁扶脾健脾;脓液黄浊者,加黄芩、蒲公英、野菊花之类清热解毒;脓水夹血者加生地、丹皮、石菖蒲;痛如锥刺者加生牡蛎、珍珠母、夏枯草等;小儿热盛易引动肝风,可加入平肝息风药,如钩藤、蝉蜕。小儿脏腑娇嫩,用药过于苦寒会损伤正气,临床用药应加以注意。

4)肾元亏损

主症:耳内流脓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量不多,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并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检查见鼓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脓液为灰白色或豆腐渣样,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治法:补肾培元,化湿怯腐。

方药:肾气丸。常用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鱼腥草、金银花、木通、夏枯草、桔梗。

肾阴虚者,若湿热郁久,化腐成脓,气味臭秽,可在前方基础上选用穿山甲、皂角刺、板蓝根、金银花、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以活血祛腐。若伴见虚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则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全国2021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考点小结: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国家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鼻与脏腑的关系】

2021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精华考点: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剂

上文内容“中医专长医师证常考点: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远 中医专长医师 《中医外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