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华医学会 > 阳泉市医学会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阳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2014-12-17 17:2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阳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阳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24日

阳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4〕24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晋政办发〔2014〕64号),结合我市实际,确定201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如下:

一、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关于落实五部委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继续抓好国家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个试点县(平定县和盂县)和3个省级试点区(郊区、城区和矿区)工作,总结推广试点成熟模式和经验。重点任务是:

(一)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按照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将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分别负责为各部门分别牵头,下同)

(二)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物价局分别负责)

(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将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限授权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价格调整政策要与医保支付政策相衔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区要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案,并稳妥实施。(市物价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

(四)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拟订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负责)

(五)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不含中药饮片)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省为单位,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办法开展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逐步规范集中采购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网上阳光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实行部门和区域共享。(市卫生局负责)

(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院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到2014年底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市卫生局、市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负责)

(七)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我市平定县作为2014年省级新农合住院按病种分级诊疗试点县之一,要制定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市、县区要按照分类指导、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对口支援工作。研究完善方便流动人口参保和就医的政策。(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物价局负责)

(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卫办发〔2014〕8号)、《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13〕41号)和我市即将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完善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加强县中医院和县医院中医科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二、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重点任务是:

(九)放宽准入条件。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13〕36号)和《阳泉市卫生局关于鼓励和加快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实施意见》(阳卫字〔2014〕51号),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取消或合并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和条件,提高审批效率。(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严格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研究制定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并向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对已取得医保定点资格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由医保经办机构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完善按照经营性质分类的监管和评价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执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十一)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落实国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要求,进一步简化程序,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筹资机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监管尚需加强、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2014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重点任务是:

(十二)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筹资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完善管理服务,确保保障水平不降低。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和意识。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在逐步提高整体筹资标准的同时,按照积极稳妥、逐步到位的原则,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整体筹资的比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十三)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总结经验,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配合试点县区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十四)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规范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完善城镇职工补充医保政策。做好儿童白血病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险过渡工作。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省、市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种渠道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5%.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各类保障制度间的衔接,发挥好各项制度的整体合力。(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分别负责,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参与)

(十五)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加快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提高统筹质量。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积极推进跨省(市、区)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十六)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保经办。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创新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儿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覆盖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负责)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重点解决基层医改政策落实不平衡、部分药物配送不及时和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抓好《阳泉市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阳政办发〔2014〕40号)的贯彻落实。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继续落实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录项目。重点任务是:

(十七)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和《山西省基本药物补充品种目录(2013年版)》。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开展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把是否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基本药物配送和回款管理,严格落实市场清退制度,对供货配送不及时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基层用药需求。(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十八)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临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完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市经信委、市卫生局负责)

(十九)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切实落实用人自主权。全面落实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励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二十)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负责)五、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重点解决药品流通领域经营不规范、竞争失序、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药品流通新秩序。重点任务是:

(二十一)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针对药品购销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挂靠经营、租借证照、销售假劣药品、商业贿赂以及伪造、虚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行为,有效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参与)

(二十二)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统一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鼓励和引导药品流通企业提高基层和偏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二十三)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建立药品零售价格、采购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引导形成药品合理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市物价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负责)

六、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针对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能力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重点任务是:

(二十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国家承担比例为60%,省承担比例为20%,市县两级配套比例各为10%.加强项目管理,以市为单位推行服务对象网格化,服务制度“家庭医生制”和服务任务“团队负责制”,统一规范服务、统一绩效考核、统一资金管理的“一化、二制、三统一”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果。重点关注并做好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完成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任务指标。(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十五)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推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我市县级医院积极配合省级以上医院实施远程会诊建设项目,推动我市远程医疗服务,满足基层群众对不同专科会诊需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负责)

(二十六)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政府对按规划建设和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要给予必要补助。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采取各种措施,引进急需人才。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负责)

(二十七)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综合监督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纠正诊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等行为。加快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平等、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贯彻国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指导性文件。(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二十八)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做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和年度医改监测工作。从2014年起,医改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医改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市医改领导小组与县区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医改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医改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及时评估和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医改宣传,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回应社会关切。(市医改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共同负责)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4〕24号)中《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明确的14项工作任务、负责部门和时间进度,各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与国家、省同步调查研究,制订我市配套方案,提出贯彻落实意见。

2018医师资格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