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十大品牌教育机构!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卫生资格考试>(040)职业病学中级职称(中级师) > 正文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职业病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

2009-10-23 10:23 来源:医学教育网     【 】【打印】【我要纠错

  血管性痴呆(VD),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VD是在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的痴呆。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Alzheimer病占全部痴呆的约50%;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Alzheimer病合并血管性痴呆的10%-20%。

  临床表现如下:

  VD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因此其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个方面。VD的临床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VD有皮质性(多梗死性)、关键部位梗死性、皮质下性、低灌注性、心源性、出血性、遗传血管性、AD合并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类型。下面介绍前三类的临床表现。

  1.多梗死性痴呆(MID)

  为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脑皮质和皮质下血管区多发梗死所致的痴呆。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多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作的病史。典型病程为突然(数天至数周)发作、阶梯式加重和波动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每次发作后留下或多或少的神经与精神症状,最终发展为全面和严重的智力衰退。典型临床表现为一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突发的认知功能损害、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或结构障碍。早期可出现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忆障碍但较轻,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执行能力受损,如缺乏目标性、主动性、计划性、组织能力减退和抽象思维能力差等。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是与高级皮质功能有关的特殊关键部位缺血性病变引起的梗死所致的痴呆。这些损害常为局灶的小病变,可位于皮质或皮质下。皮质部位有海马、角回和扣带回等。皮质下部位可有丘脑、穹隆、基底节等。可出现记忆障碍、淡漠、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发音困难、意识障碍等。

  3.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或小血管性痴呆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包括腔隙状态和Binswanger病,与小血管病变有关,以腔隙性梗死、局灶和弥散的缺血性白质病变和不完全性缺血性损伤为特征。皮质下VD多发生于前额皮质下区域。皮质下综合征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例如纯运动性偏瘫、延髓体征和构音障碍、步态障碍、抑郁和情绪不稳,执行功能缺失明显。影像学常表现为多灶腔隙和广泛的白质损害,而临床可仅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TIA或多发的TIA(多为小卒中),不遗留神经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局灶表现(如漂浮感、反射不对称、步态障碍等),因此影像学检查对此型诊断很重要。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早期认知综合征的特点是:①执行障碍综合征,包括信息加工减慢;②记忆障碍(可轻度);③行为异常及精神症状。执行功能减退,包括制定目标、主动性、计划性、组织性、排序和执行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记忆障碍相对于AD较轻。特点是回忆损害明显而再认和提示再认功能相对保持完好,遗忘不太严重;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包括抑郁、人格改变、情绪不稳、情感淡漠、迟钝、尿便失禁及精神运动迟缓。起病常隐袭,病程进展缓慢、逐渐加重。

相关新闻:
特别推荐
43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正保医学会议中心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